EN
【时评】莫让“一直都这么干”成违章惯性
  • 发布人:
  • 发布时间:2022-06-13 10:06:54
  • 浏览次数:
  • 分享至:

近日,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检查中发现,一名职工不按规章制度执行,出现擅自将几项操作内容合并、简化作业程序的违章行为。在对其处罚教育的过程中,该职工却表现的十分委屈,为自己辩解称“一直都这么干,没什么问题”

“一直都这么干,没什么问题”反映的是惯性违章违规思维,这种思维具有一定的麻痹性、顽固性和继承性。纵观各类安全生产事故,从统计数据来看,绝大多数都是由违章违规引起的,且大部分又与惯性违章违规作业有关。无数事实表明:惯性违章行为比偶然违章行为造成事故的概率更大。这是因为偶然违章行为只发生在个别职工身上,或发生在个别时段和个别工序上,其原因大多是因为个别职工对作业标准不熟悉或者操作失误,具有一定的偶然性。只要我们通过加强业务技术、作业标准培训和实施有效监督指导,基本上可以控制此类行为的出现。但惯性违章则不然,违章者往往熟悉作业标准和程序,也清楚违章作业可能造成的危害。但是惯性违章者却常常存在侥幸心理,仗着“艺高人胆大”,有章不循,明知故犯,按照自己认可的方式作业。并且惯性违章行为会像瘟疫一样,在一个工序、班组或师徒传授中慢慢传播开来并延续下去。职工对这种惯性违章行为见得多了,一旦习以为常,就很难把它当回事儿,久而久之,纠正起来也十分困难。因此,惯性违章是危及安全生产的“顽疾”,必须根治。

要让“惯性”违章不“惯性”,必须硬起手腕抓管理。纠正几起惯性违章现象容易,但改变职工长期忽视安全的思想,并非一朝一夕的易事,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。要找出违章现象,通过了解、摸清惯性违章的根源,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,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,坚持不懈地付诸实施。还要有“宁愿听骂声,不愿听哭声”和“不见成效不罢休”的精神,把解决惯性违章问题从“念叨在嘴上”转变为“落实到行动中”,沉下身来,紧盯现场,真抓实管,从严治理,一步一个脚印抓到底,不给惯性违章留有任何生存的空间。

要让“惯性”违章不“惯性”,必须用放大镜看小问题。对待执行制度不彻底,作业过程不规范等惯性问题,不能只是批评了事,要把这些小问题用放大镜进行放大,像对待事故一样认真对待那些不起眼的小违章、小问题、小隐患。现实中有一些人,对现行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,你说你的,我干我的,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。对于这一部分人,就要采取重罚的手段,罚得使其彻底醒悟。在采取这种手段时,一定要坚持秉公办事,做到“奖其当奖,罚其当罚”,并做好重奖重罚中的思想工作。

要让“惯性”违章不“惯性”,必须发动群众力量。反惯性违章,广大职工是主体,只有依靠职工,形成合力,才能收到实效。要使广大职工认识到惯性违章是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,其结果必然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,不但危及自己的安全,而且还会累及到他人。要教育职工,企业是个整体,每个职工都负有反惯性违章的责任。见惯性违章不纠正,本身就是一种惯性违章的做法。制止惯性违章行为,既是对违章者负责,对企业安全负责,也是对自己负责,每个人既是“监护人”,同时也是“被监护人”,谁也不是局外人。

规章制度血写成,何必再用血验证。从来就不应该有“一直都这么干”的“理直气壮”,也从来就不允许所谓的“一直都这么干”的问题发生。积习难改就必须要猛药去疴,只有坚决刹住“一直都这么干”的问题,才能筑起安全生产的钢铁长城,才能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事业不断向前。